講題:虛擬,現實與藝術實踐
主講者:王俊傑 (數位媒體藝術家、交通大學講師)
時間:10/20(一) 10:30AM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研究大樓3F 多媒體會議室
————————————————————————–
【演講者介紹】
王俊傑,1963年生於台灣,台北市。
1989年畢業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隨後即赴德國繼續深造,於1995年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系(Universtaet der Kuenste Berlin),獲碩士文憑(Diplom)。後於1996年獲得柏林藝術大學大師班文憑(Meisterschule)。
王俊傑於1984至1989年的在台期間,除了在各重要報章撰寫電影、劇場與文化評論等文字外,並與「筆記劇場」、「優劇場」、「河左岸劇團」、「環墟劇場」等著名團體合作,參與多項藝術指導工作,劇目包括:《地震》、《拾月》、《地下室手記浮士德》、《誰在吹口琴》⋯⋯等。1984年獲得年度「雄獅美術新人獎」。同年起,開始從事錄影及裝置藝術創作,為台灣地區早期錄影藝術創作的拓荒者之一。
1989年在離台前,與紐約媒體批判團體「紙老虎電視」(Paper Tiger TV)共同製作討論台灣媒體在六四天安門事件時之政治態度的《歷史如何成為傷口》錄像帶,由「綠色小組」在台發行,後並參加美國電影中心錄像展及蒙特利爾電影節等多項展出。1991年獲香港前衛戲劇團體「進念二十面體」邀請,為「香港劇藝節」之《香港樣板戲》製作裝置作品,展出於香港文化中心。
1995年以錄像裝置作品《十三日羊肉小饅頭》獲德國「柏林電視塔藝術獎」,作品被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評為:「⋯來自台灣的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他以誇張與不可思議的方式去揭露廣告的錯亂:一個以日常瑣事作為豪華展示的作品」。
1996年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會」交流獎學金前往美國參觀訪問。97年四月,應香港錄影藝術團體「錄影太奇」之邀,前往擔任交流藝術家,主持錄像藝術工作營。
1997年以後,王俊傑將創作與展覽觸角全面的伸向國際舞台,包括代表台灣參加在義大利舉行之國際現代藝術盛會「第四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第二屆南非「約翰尼斯堡國際雙年展」及維也納分離主義藝術中心的「移動中的城市」大展。1998年以後則有美國紐約P.S.1的「新中國藝術展」、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的「亞洲藝術三年展」、澳洲昆士蘭「亞太三年展」、日本水戶美術館「亞洲散步」等重要展出。
2000年獲日本著名美術雜誌「美術手帖」推選為「2000年受注目的100位藝術家之一」。2002年為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製作公共錄像裝置作品《雙城記》,同年並獲日本NHK電視台製作記錄專輯於』Asian Who’s Who』全球頻道播映。
展覽策劃及展場設計作品包括:「時代的容顏」(故宮博物院,2002)、「絕對表現在台北」(ABSOLUT VODKA,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等。
王俊傑現工作與居住在台北,專事複合媒體藝術創作。兼任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及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講師,開授「跨媒體與網絡」、「當代藝術研究」與「跨媒體與混合文化」等課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