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主題:《藝術與宇宙技術》
時間:2024年5月22日,上午10:00-12:30,下午14:00-17: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科技藝術館 1樓研討室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S2quFXZrtVWwGm8o9
注意事項:本次工作坊將圍繞著許煜教授近作《藝術與宇宙技術》進行討論,並嘗試連接至各與會者研究與創作的核心關懷。工作坊名額有限,請確定5/22可以全程參與再進行報名。欲參加者請預先閱讀《藝術與宇宙技術》導論,並於5/1前提供1500字左右的短文,說明自己進行的創作、研究與思考的問題與此次工作坊的連結,以及對於《藝術與宇宙技術》導論的回應(上傳至報名表單最後一題,並請以「許煜工作坊報名_姓名」作為檔名),我們將在報名截止後一周內公佈入選名單,也請留意信箱,我們也會同步信件通知(未錄取者不另通知)。
講者|
許煜教授(Prof. Dr. phil. habil. Yuk HUI)
現任教於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哲學系教授 。於香港大學和倫敦的金匠學院學習計算機工程和哲學,並在法國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1952-2020)的指導下完成哲學博士論文;其後在德國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取得了哲學教授資格(Habilitation)。他先後任教於金匠學院、呂訥堡大學、包豪斯大學(Bauhaus Universität Weimar)、莫斯科Strelka Institute、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曾任巴黎蓬皮杜中心創新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以及柏林德國電信實驗室的客座科學家。為器道哲學與技術研究網絡(https://philosophyandtechnology.network/)的發起人。專著包括《論數碼物的存在》(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Bernard Stiegler作序,2016;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論中國的技術問題-宇宙技術初論》(Urbanomic/MIT,2016/2019 ),《遞歸與偶然》(R&LI, 2019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以及《藝術與宇宙技術》(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 2021;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