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安魂曲之夜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
科技藝術表演 科技藝術展覽
2024-07-10
[展演]安魂曲之夜

[展演]安魂曲之夜

 

2024.07.17藝科中心特別邀請王福瑞、王新仁、王連晟及林經堯等4位新媒系老師及優秀校友於科技藝術館-3樓展演廳,以台達電的8K投影機,進行其數位音像(Audiovisual)新作之沉浸式超高解析度演出。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DqCUzecF44HcdriY8

 

||演出資訊||

 

演出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 科技藝術館-3樓展演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開放入場時間

2024.07.17(三)19:00

演出時間

2024.07.17(三)19:30

演後座談

2024.07.17(三)20:40

 

||演出介紹||

 

《形上學》/ 林經堯

林經堯之作品以其Metaphysics形上學為出發點,探討數位演算及其生命力之彰顯。[形上學]是一種生成系統,用於模擬一個有機的世界,讓觀眾能夠感受到氣。每個物體都逐漸變形、移動和旋轉,試圖在混沌中找到一種描述生命力量運作並構成生命實體的模式。它受到流暢的太極動作「雲手」的啟發。它以有機的旋轉和運動發展,就像在畫布上練太極一樣,使生成系統活躍起來。這種運動構成了這件作品,當我們透過演算法的物理過程感受到這種看不見的生命力量時,我們能說這是形而上學的一個過程嗎?

 

《地平線》/ 王連晟

《地平線》是一個由互動程式所構築成的音像表演藝術作品。這個程式可以讓使用者自由輸入關鍵字,他會連上Google的搜尋引擎,將搜尋到的圖片及時的串成影片,並且會根據所輸入的關鍵字做自動的校正,讓物件集中在畫面的中間。Google上的圖片都是人們所上傳的,當我們輸入關鍵字時所搜尋到的結果,代表著世界上的所有人對於這個詞彙的想像與共同的經驗。所以這個表演是一個共同經驗的集合,但將這些圖片並置在一起又產生了一種陌生感。這件作品討論了人工智能、集體意識、身體感之間的關係。

 

《造山:震盪與擠壓的交響》/ 王新仁、賴宗昀

《造山》是一部以震盪、擠壓為概念的音像作品。臺灣位於歐亞板塊交界,地震頻繁,造就了高山雲集與多元文化。政治上,東西方影響在此碰撞,島內多元聲音如地殼推擠般激盪。賴宗昀操刀聲音設計,並結合王新仁生成藝術『Turner Light』的視覺元素,呈現出自然與人文的交響樂章。

 

—中場休息10分鐘—

 

《噪音安魂曲》(NOISY REQUIEM)/ 王福瑞

噪音安魂曲(NOISY REQUIEM)是王福瑞與南藝大文資中心合作探索5G元宇宙展演,以球形環繞聲技術(Ambisonics)重溯王福瑞過往的聲音藝術作品,提供一個高度沈浸的聲響世界,影像部分由黃郁傑操刀,以超高解析度L型投影空間呈現王福瑞的聲音世界想像。

 

影像:黃郁傑

聲音工程:蒙捷文

 

||藝術家資訊||

 

王福瑞 FU JUI WANG

王福瑞為臺灣早期重要前衛的數位藝術以及聲音藝術藝術家兼策展人,他帶領臺灣聲音藝術進入了新的領域與發展。1993年以先鋒之姿成立臺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和出版刊物「Noise」,2000年加入「Etat在地實驗」,並推動國際「異響BIAS」聲音藝術展與「臺北數位藝術獎」聲音藝術類別。王福瑞目前任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副教授,曾工作於北藝大藝術與科技中心以及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並策劃多場相關展演。他的創作廣為展演於國內外美術館與藝術節,包含威尼斯雙年展、柏林Transmediale、德國ZKM、林茲電子藝術中心以及紐約皇后美術館等。2015年與藝術家盧藝成立「響相工作室」,持續致力推動海內外聲音藝術相關展演以及工作坊。

 

王連晟 LIEN CHANG WANG

王連晟是一位科技藝術創作者,作品跨足於互動裝置和聲音表演。裝置作品常以數量的方式以達到一種特異的身體感知。而聲音表演常搭配程式即時生成的影像,與即時運算的聲音演出。近年來致力於程式演算影像與聲音的契合,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曾獲得臺北美術獎首獎、臺北數位藝術節互動裝置類首獎、臺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英國流明獎雕塑類首獎,並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現代影音藝術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中心、德勒斯登國際當代藝術展、比利時新科技藝術獎等國際知名藝術節展出。

 

王新仁 ALUAN WANG

王新仁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學位,專長於多媒體影像設計與互動程序編寫,擅長將聲音與影像通過程序化方法創造性地結合,帶來新穎的藝術作品。致力於開源軟件的開發,在國內外舉辦了超過100場工作坊。2012年與2015年獲得臺北藝術節首獎,也是首位亮相Artblocks的臺灣藝術家。目前擔任akaSwap藝術總監,推動亞洲藝術家的創新能見度。

 

林經堯 JIN YAO LIN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研創中心主任林經堯教授,為作曲與新媒體藝術家。畢業於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博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與新媒體藝術碩士班畢業。作品涵蓋多媒體、裝置藝術、劇場及音樂作品。2009年與臺灣著名歌仔戲團明華園及作家陳玉慧合作,於國家劇院演出音樂劇作品「海神家族」,使用現代配器作曲結合歌仔戲曲調,成功融合中西音樂形式並獲得好評。2012於紐西蘭奧克蘭駐村展出自動作曲機器,利用對位法並將對位法精神以電腦程式寫作,於展覽期間,電腦不斷演繹出許多不同對位旋律,該作品亦獲邀至德國威瑪展覽。影像設計部分與香港舞蹈團、張婷婷舞蹈團等合作,均獲得許多大獎。生成式藝術作品也於2022年登上Artblocks舞台。

 
賴宗昀 LAI TSUNG YUN
現為「失聲祭」聲音藝術活動策展人。創作以音像為始,對於生命狀態意義的追尋。近年來,因大量接觸聲響表演後也開始了個人的演出計劃。自行摸索混音器反饋噪音與環境錄音,進行影像與聲音結合的表演。影像取材不少民俗宗教祭儀,配上噪音音牆更顯神秘性。2019 策劃亞熱帶振盪-失聲祭歐洲巡迴演出、2018年於倫敦Somerset House Studio策劃倫敦失聲祭。
2013年起擔任台灣最具代表性聲音藝術活動之一 失聲祭活動策展人。
失聲祭始於 2007年,至今舉辦聲響演出活動超過上百場。今年邁入第十年,旨在推廣台灣聲音 藝術演出平台,同時也積極的與國外聲音藝術組織進行合作交流。
 
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
協辦:國科會「多螢互動之延展實境顯示技術及其在5G智慧育樂之應用」計畫、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項||

 

※本場次演出全長:共約70分鐘,有10分鐘中場休息。

※演出片段具眩光、閃爍畫面與較大的聲響效果,請斟酌入場。

※演出期間,禁止拍照錄音錄影。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主辦單位擁有保留修改活動內容之權利以及最終解釋權。

 

 

 

 

 

 

 

 

 

 

 

 



weibo facebook youtube 加入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