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道德機器》|王連晟創作計畫階段發表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
展覽表演 講座工作坊 論壇研討會
2024-12-05
[展覽]《道德機器》|王連晟創作計畫階段發表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正邁入一個嶄新又充滿挑戰的時代,也為藝術創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本展覽發想自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駐館期間所進行創發計畫《機器之後》之階段發表。

 

《道德機器》探討人工智慧對道德與宗教等抽象概念的理解,作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觀眾透過按鈕判斷由人工智慧生成的隨機圖像是否「道德」,以建立人工智慧的道德判準系統。其次,展示世界四大宗教的雕像,這些雕像置於可移動的機器上,當攝影機拍攝的影像被人工智慧判定為「道德」時,雕像隨機移動,若被判為「不道德」,則暫停。藝術家試圖透過這種遞迴關係,繞過傳統倫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理性建構的道德路徑,直接以經驗方式讓人工智慧計算,討論在技術規範下道德的荒謬性。

 

展覽時間 | 12/6(五)–12/21(六)13:00–17:00,16:30起不開放觀眾入場,
                  每週日休館。

                 12/6(五)15:30藝術家導覽。

 

藝術家介紹

 

王連晟為臺灣科技藝術創作者,作品跨足於互動裝置和聲音表演。裝置作品常以數量的方式以達到一種特異的身體感知,而聲音表演常搭配程式即時生成的影像,與即時運算的聲音演出,近年來致力於程式演算影像與聲音的契合,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曾獲得臺北美術獎首獎、臺北數位藝術節互動裝置類首獎、臺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英國流明獎雕塑類首獎,並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現代影音藝術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中心、德勒斯登國際當代藝術展、比利時新科技藝術獎等國際知名藝術節展出。

 

工作團隊

 

藝術家、計畫主持人|王連晟

裝置機構設計研發|楊子毅、郭敬棕

裝置機構執行|楊子毅、郭敬棕、何芯源、何書賢、陳琪絡

展覽協力|陳昱伶、呂坤彧、陳琪絡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

 

 

 

 

 

 

 

 

 

 

 

 

 

 

 

 



weibo facebook youtube 加入我的最愛